关于独处的一些经验
前段时间有朋友想让我写一下自己独处的经验,确实,我从大学开始就相当长的时间处于独处状态,所以这方面的经验可能比我所有其他专业都更值得说一说。但那段时间忙于搬家,所以没来得及写。
现在在青岛呆了一个月了,有了一些新的体会,所以也就坐下来写一写。
第一次充满诱惑的独处
高考结束后的那两个月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,可以不受限制的上网,每天大把的时间可以支配。那段时间虽然想学习编程,但是还有很多游戏没有玩过,很多电影没看过,每天有无数东西可以探索,所以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浪费。
直到有一天,我看了一篇独立开发者的采访,看完后除了感动,还有很多内疚感。我也想能够自己开发一款软件,为何如此浪费有限的生命呢?于是便重新开始一点一点的学了起来,但这段时间学习的东西比较发散,也是浅尝辄止。
真正的转机是大一接了第一个外包之后,虽然自己不会 GTK 也没写过复杂的程序,但因为有了目标,有了机会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推向用户,所以开始废寝忘食的往一个明确的目标前进着。这段时间因为正反馈的循环非常良好,所以独处的也非常开心。
此后我便树立了想要自己完成一款作品的愿望,开始一边兼职,一边做自己的产品的时期。这段时期现在回想来看,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内心毫无杂念
对于感情,我的想法是,感情终究是需要物质基础,所以不要本末倒置这之间的关系。
对于健康,虽然高中开始颈椎就不好,但是在电脑前工作的时候是感受不到疼痛的,因此并没有很注重健康,现在回想,如果当时可以规律健身,那么现在会过得更舒服。
对于家人,我的想法是,旁观者对你的判定条件往往是你是否卓越,如果卓越,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给你美化,如果平庸,那么评价始终是一个老好人。想明白了这点,当时也没有顾虑家庭因素。
对于成败,我的想法更简单了,失败了可以再来。
现在来看,这几点都完美得合成了一个支撑我的动力,所以这段时间的独处是很享受的。而在此之后的创业时期,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自我约束,内驱力足以主动控制自己的节奏。
最近一个月的独处
真正让我对独处有新的体验的是最近这一个月,自己发生的一点改变非常有趣,就是 “希望自己尽可能的不要失败,做出最聪明的决定” 但却挑选了一个自己从没踏足过的新领域。
这导致我在衡量精力和财力的使用时非常纠结,脑中罗列下可以做的事情,似乎什么都可以做,但做哪个似乎都又不是当前最合适的。
这种焦虑在我不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获得了极大的缓解,因此逐渐变得,花很多时间做一些非常没有效益的事情,比如刷抖音,但抖音也是越刷越无聊,不过还是惯性下继续这么过日子。
持续了将近一个月之后,前两天我打开得到,听《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》那天是讲到了「边际效益」这一章,我突然在想,哦,原来我觉得抖音变得无聊,除了去喷抖音形式重复之外,从经济学角度来讲,是因为边际效益在逐渐降低,我的边际成本显得越来越高。
之后打开 Kindle 看了会我从来没看过的一本书 《穷爸爸和富爸爸》 觉得,这 Kindle 看会书比抖音有意义多了啊,书让我思考,抖音让我不思考。但其实我想看 Kindle 很久了,可是每天一躺下开始看文章看新闻,就导致我真正想看的得到,极客时间,Kindle,算法,数学等等都没有时间去看。
可是我最初看抖音,看今日头条,看视频都只是想缓解下焦虑,怎么最后变成这个样子了。
那一晚我罗列了每天大量吞噬我时间的事情,分析了下这些东西带给我的效益是非常低的
1.抖音上虽然很多俊男美女,但这些只是扩大了我的欲望 2.今日头条大多都是花边新闻,重要的公众号看看就可以了 3.王者荣耀其实我已经不玩了,刺激战场不和朋友玩没意思,但也凑不到一起 4.天天快报是我希望看更多的八卦时的补充渠道,但自媒体大部分都是各种猜测和八卦,不看也罢。 以及等等其他软件.....
于是删除了这些软件,我的时间突然就空出来了,哪怕我每天把公众号全看一遍,我也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去看 Kindle.
回到正轨并促进执行
在随后的两天里,我看完了《代码大全》《穷爸爸富爸爸》整理了我需要继续看的其他书,和妹子开会计划了接下来的目标。
远远超过了我过去接近一个月的进展,并且不再纠结。
我得到了一个简单的方式,来促进执行力
1.确定目标 2.列出每天所做的事情,并衡量这些事情所带来的收益 3.删掉低收益的事情
我使用另外一种方式来释放压力
1.找一件最想做的事情 2.痛快得大干一天或者两天,衡量收益 3.根据收益进行时间再分配
这两种方式指导我重新获得了掌控自己的自由,在这个充满各种成本的时期。